去年,保利协鑫和瓦克化学分别生产了6.9万吨和6.6万吨多晶硅,位居全球市场前两位
尤其适用于水面、雪地及经反光处理的地面与屋面条件,可显著提高发电量。上海交大沈文忠教授说到,双面双玻组件大大提高了太阳能光伏的性价比,前景广阔。
石定寰先生指出,技术进步决定光伏产业未来,实现平价上网是光伏市场的大势所趋,光伏企业需要以技术立本,通过技术研发实力的提升,提高产品的转换效率,用效率的提升带来成本的下降,只有降本、增效二者齐头并进,才能进一步实现光伏的平价上网和去补贴化。他提到,隆基乐叶新品Hi-MO2双面发电组件采用双面PERC技术,在保障组件正面功率(72型:360/365W)的情况下使其具有了背面受光发电的能力。隆基乐叶的高效单晶组件在硅片端采用低氧硅片及特殊处理,在电池端采用LIR(光致再生)技术,解决了单晶初始衰减的问题,双玻封装技术使Hi-MO2具有30年功率质保,年衰减仅0.45%,另外,高功率组件节省了电站BOS成本、不增加安装成本的边框设计、适于搭配跟踪系统,为客户提供最低的度电成本,带来更加高效稳定的收益。4月20日,SNEC(2017)第十一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暨(上海)展览会同期会议革新致胜高效双面发电技术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成功召开,单晶组件领军企业隆基乐叶与行业相关机构专家就太阳能光伏双面发电技术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等展开深入讨论。完美匹配双玻组件的双面电池技术已经引起光伏界的广泛关注,结合双面电池技术的P型PERC也已成为主流技术方向
一、炙手可热的领跑者基地光伏领跑者基地是国家牵头的大型基地项目,无论对于设备厂家还是投资商,参与到光伏领跑者项目中代表企业在技术水平、经济实力、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位于全国领先水平。2009年底全国的累计装机仅有0.35GW;仅仅经过7年,2016年底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77.42GW,是2009年的221倍!可见,光伏行业确实是个年轻的行业!企业在向客户介绍自己的组件和逆变器时,都宣称:我的组件(逆变器)能用25年,甚至30年。尽管首年衰减与多晶组件相似的单晶组件在长期发电量方面具备优势,但初始光衰(LID)现象使单晶组件的发电性能并没有达到极致。
经过多年的产业化试验,LIR低衰减技术已得到各类环境和检测机构的认可,此项技术通过对于衰减的控制,帮助光伏电站在系统端累计提高1%左右的发电收益,对于投资收益率影响十分显著。王梦松总监提到,B(硼)和O(氧)同时存在时,才会引起光衰,O(氧)浓度高则光衰明显;由新南威尔士大学与隆基乐叶合作进行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武汉帝尔激光提供应用与设备支持的LIR技术已经完美解决光衰问题。作为单晶光伏行业领先者的隆基乐叶意识到解决光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他们指出,一直以来,影响组件发电差异的关键因素就是功率衰减指标
G3是采用铸锭技术生产单晶的第三代升级,99%的晶体是单晶结构,电池客户用常规工艺和PERC工艺验证后获得的光电转换率比直拉单晶低0.5个百分点,其成本却接近铸锭工艺,比直拉单晶低得多。第四是综合成本优势显著。
铸锭单晶的晶体结构可以直接匹配金刚线切割技术。保利协鑫介绍铸锭单晶G3具有高产能、高效率、低成本、低光衰优点。更重要的是,99%的部分是这种晶向一致、位错密度低的单晶。铸锭单晶技术产出的同样是晶向一致、位错密度低的单晶,可与传统直拉单晶一样使用碱制绒工艺,因此转换效率非常接近直拉单晶产品,并完全适用于PERC等高效电池技术,带来更高的产品效率。
这引起市场热议,G3量产会不会取代目前普及的直拉单晶?尤其目前直拉单晶价格高达6元/瓦以上,而多晶硅片价格已直逼4元左右,2元/片的价差,每片的功率都在4.5-4.9瓦之间不相上下,差距不足10%。目前为止,不知道单晶厂家怎么看。据报道,这次发布会引来阿特斯、天合、晶澳、晋能、通威等行业大佬站台。一个是转换效率与直拉单晶相当。
茂迪股份董事长张秉衡在发布会上为铸锭单晶新品叫好,他同时抱怨说今年由于政策的原因导致单晶产品供应失衡,给业者造成了很大困扰,有大量新建的单晶电池、组件投资却买不到硅片。数据显示,G3在常规电池工艺、PERC高效电池工艺下与直拉单晶的效率差均小于0.5个百分点。
G3硅片比同样边长为156.75mm的直拉单晶硅片面积多出136mm,这意味着封装成组件时的损失更小,且更容易扩大尺寸,全寿命周期的实际输出功率更高,可为应用端带来实实在在的高收益。上海SNEC展期间,保利协鑫发布全新一代铸锭单晶产品鑫单晶G3。
据发布会介绍,G3是采用铸锭技术生产单晶的第三代升级,99%的晶体是单晶结构,电池客户用常规工艺和PERC工艺验证后获得的光电转换率比直拉单晶低0.5个百分点,其成本却接近铸锭工艺,比直拉单晶低得多。但成本一定比直拉单晶低很多,到底低多少,可参照的就是本周保利协鑫的金刚线切多晶在一片难求的情况下仍然定价4.2元/片。保利协鑫没有给出具体的成本数据,但据其称,目前阶段,成本只比铸锭高一些,主要是热场改造,运行参数方面比多晶严格。铸锭一炉可上千公斤,其高产优于任何直拉四米,一炉四根、五根的直拉单晶工艺。第二个是光致衰减低,G3硅片继承了铸锭技术产品光衰较低的优点,氧含量仅为直拉单晶的一半,甚至优于常规多晶硅片,由此带来的组件光衰显著优于传统直拉单晶铸锭一炉可上千公斤,其高产优于任何直拉四米,一炉四根、五根的直拉单晶工艺。
目前为止,不知道单晶厂家怎么看。但成本一定比直拉单晶低很多,到底低多少,可参照的就是本周保利协鑫的金刚线切多晶在一片难求的情况下仍然定价4.2元/片。
更重要的是,99%的部分是这种晶向一致、位错密度低的单晶。这引起市场热议,G3量产会不会取代目前普及的直拉单晶?尤其目前直拉单晶价格高达6元/瓦以上,而多晶硅片价格已直逼4元左右,2元/片的价差,每片的功率都在4.5-4.9瓦之间不相上下,差距不足10%。
G3是采用铸锭技术生产单晶的第三代升级,99%的晶体是单晶结构,电池客户用常规工艺和PERC工艺验证后获得的光电转换率比直拉单晶低0.5个百分点,其成本却接近铸锭工艺,比直拉单晶低得多。第四是综合成本优势显著。
茂迪股份董事长张秉衡在发布会上为铸锭单晶新品叫好,他同时抱怨说今年由于政策的原因导致单晶产品供应失衡,给业者造成了很大困扰,有大量新建的单晶电池、组件投资却买不到硅片。据报道,这次发布会引来阿特斯、天合、晶澳、晋能、通威等行业大佬站台。数据显示,G3在常规电池工艺、PERC高效电池工艺下与直拉单晶的效率差均小于0.5个百分点。G3硅片比同样边长为156.75mm的直拉单晶硅片面积多出136mm,这意味着封装成组件时的损失更小,且更容易扩大尺寸,全寿命周期的实际输出功率更高,可为应用端带来实实在在的高收益。
第二个是光致衰减低,G3硅片继承了铸锭技术产品光衰较低的优点,氧含量仅为直拉单晶的一半,甚至优于常规多晶硅片,由此带来的组件光衰显著优于传统直拉单晶。一个是转换效率与直拉单晶相当。
上海SNEC展期间,保利协鑫发布全新一代铸锭单晶产品鑫单晶G3。铸锭单晶的晶体结构可以直接匹配金刚线切割技术。
保利协鑫没有给出具体的成本数据,但据其称,目前阶段,成本只比铸锭高一些,主要是热场改造,运行参数方面比多晶严格。保利协鑫介绍铸锭单晶G3具有高产能、高效率、低成本、低光衰优点。
据发布会介绍,G3是采用铸锭技术生产单晶的第三代升级,99%的晶体是单晶结构,电池客户用常规工艺和PERC工艺验证后获得的光电转换率比直拉单晶低0.5个百分点,其成本却接近铸锭工艺,比直拉单晶低得多。铸锭单晶技术产出的同样是晶向一致、位错密度低的单晶,可与传统直拉单晶一样使用碱制绒工艺,因此转换效率非常接近直拉单晶产品,并完全适用于PERC等高效电池技术,带来更高的产品效率未来,通过电池把太阳能发的电储存起来,等到用时再释放出来,这方面的成本也将会大幅下降。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最新发布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71吉瓦,同比增长32%,是增长最快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6年期间,我国硅料成本降低了44.4%,组件成本降低了41.6%,逆变器成本降低了57.1%,系统裸造价降低了27%。4月17日,协鑫、天合光能等光伏企业共同发起并筹建国际绿色能源(上海)创新中心,意在为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搭建起全球运营网络,形成产、学、研联盟。
李海德说,当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占全球光伏市场的70%左右。去年10月份,内蒙古乌海市光伏领跑者项目竞标,英利报价为每千瓦时0.45元,协鑫新能源报价为每千瓦时0.48元,与火电价格已相差无几。
创新中心将致力于光伏器件、材料及系统应用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服务工作,并将作为全球性的协同创新中心,集研发、工程、市场、孵化于一体。华盛绿能市场总监张敬说,光伏农业是当前的热门。
标签: 中国中铁再添2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中铁七局开工建设刚果(金)MBENGU国际码头基建工程项目 十起亡人交通事故 九起与老年人有关 整合资源 强化举措 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 巩固基层“扫黄打非”网格化管理成果
评论列表
补偿款将支付予上市公司,有利于充盈上市公司的资金实力、降低财务成本。
2015年,生产一次能源2737万吨标准煤,其中非化石能源1087万吨标准煤,占39.7%,可再生能源607万吨标准煤,占22.2%,分别比2010年提高6个和7.2个百分点。
到2020年,西班牙的太阳能发电量为8367兆瓦。
所以我认为虽然有价格战,但总体来讲超过70%的人还是保持理性的。
这些问题如果没有一个规范,我估计可能要出大问题。